门诊里经常被问到的一句话就是:“医生,我照灯到底得蹲在那里几分钟?”坦白说,多数时候我们给的答案并不是整分钟,而是十几秒甚至几秒开始的“微剂量”。白癜风的光疗就像调盐一样,一点点加,一旦一下抖多了,皮肤就“呛”得发红脱皮,白斑反而可能更激动。
目前常见几种:医院里的窄谱UVB大仓、308准分子激光、还有家用的小手持紫外线笔。功率差距很大,大功率设备5秒就可能抵得上小机器30秒。所以“照几分钟”的前提必须先确定机器瓦数和波段。如果你在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进行,308准分子激光初期常常10秒就结束,而大仓窄谱UVB则以20—30秒起步;家用机器因为功率低,表盘上看似1—2分钟,实际累积能量才和医院30秒大致一样。
我们不拍脑袋决定,而是通过最小红斑量测试,简称MED:把一条皮肤用不同剂量各照出硬币大小的格,24小时后看哪个格子微微发红又不疼,这个剂量就是起始标准。面部、脖子皮薄,MED往往低,肢端角质层厚、MED高,因此同样两台机器,照脸5秒就够,照手背可能从30秒起跳。
光疗讲究“阶梯爬坡”。第二次比第一次多10%—20%的时长或剂量,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立刻刹车:皮肤在6小时内出现明显红斑且灼热感、起水疱、瘙痒剧烈,都要把本次剂量退回到上一次并延长观察间隔。这样做虽然慢点,却能减少光毒性反应,反而让色素细胞有时间慢慢醒。
最近吃过喹诺酮、四环素、磺胺等光敏性药物,或搽了含补骨脂素的外用药,皮肤会更“感光”,医生会把起始时间拦腰砍半。季节也作怪,盛夏紫外线本底值高,冬季低,同一台机器夏季可减量,冬季适当增加。别忘了照灯前别抹防晒霜,它把剂量挡回去,效果打折。
家用窄谱UVB笔虽然方便,但容易“看着数字心里没底”。建议跟着医院给的“秒表卡”执行:把表盘拨到医生给的秒数后立刻关,不要盯着1分钟、2分钟觉得越慢越安全。每两周把照片回传线上复诊或来门诊复查,让医生根据皮肤反应再调时间。
误区一是“照得越久越黑”,实则过载只会灼伤,反而破坏残存黑素细胞;误区二是“今天忙,两次一起照”,结果剂量翻倍,皮肤迅速起水疱。自己在家可用手机定时器对照秒数,照完6—12小时观察有无异常红胀,如有异常及时联系线上值班医生指导处理,避免擅自抹激素膏。
皮肤需要呼吸,黑素细胞也需要耐心。记住,这个“几分钟”其实是以秒起步,一点点爬,一点点稳,在皮肤可承受的范围内坚持半年左右,才能看到逐渐聚拢的小黑点连成岛屿,那是黑素细胞悄悄回来的信号。
有码不扫,何以扫白斑
轻轻一扫把远大装入口袋,做自己的专属白斑顾问!